欢迎访问新密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!

站内搜索: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养老资讯

长护险助力,破局多层次养老

时间:2023-05-09 来源: 浏览量:1506

2023年是我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对“养老”格外重视,8次提到“养老”。

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扩面,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,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养老保障的强化,再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多项举措。可以看到,国家对解决养老问题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。

记者注意到,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非常关注养老话题,多角度为险企参与养老服务建言献策。其中,全国政协委员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,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参与养老护理产业链条建设,逐步提高商业保险服务老年护理问题的能力,满足老龄化现象带来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。

据了解,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,长期护理保险(以下简称“长护险”)试点以来成效显著,已覆盖49个城市1.45亿人,累计享受待遇人数172万,年人均减负超过1.5万元。在已开展的试点项目中,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社会力量在政策落地、组织实施、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事实上,近年来,我国保险业已在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,探索满足老人对养老医疗和专业护理服务需求的模式方法。

“保险+养老”突进

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要求,覆盖城乡、惠及全民、均衡合理、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,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,兜底养老服务更加健全,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,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优质规范发展。

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,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,在税费、用房、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;推进医养结合;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,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等。

据了解,中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,形成“9073”的格局,即90%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,7%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,3%的老年人入住专门养老机构。

近年来,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,探索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以适当方式将长期护理责任、风险保障责任和养老金领取安排与老龄照护、养老社区等服务有效衔接。

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,随着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及长期护理险的试点与推广,保险公司通过经办长护险,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推出“保单+上门居家服务”。据悉,该模式成为保险公司参与居家养老的主要方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与居家养老相比,绝大多数险企对养老社区的投入建设更加积极。险企通过“保险产品+养老社区”模式(即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可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,享受免押金入住权、优先入住权等权益),来实现保险和养老服务的联动。

目前大型保险公司旗下养老社区均逐渐形成了全国布局,且产品线愈发丰富。

信达证券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底,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,布局全国20多个省份。

招商证券研报分析显示,一方面,“保险+养老”模式可以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有机结合,促进大额保单销售,有助于高端客户经营;另一方面,险企资金规模大、周期长,需要寻找稳定的投资回报,而养老社区经营现金流稳定,需要低成本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,特征匹配。

整合资源构建养老护理平台

实际上,不管是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,还是养老机构,护理服务是最关键的一环,也是保险公司参与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难点和突破点。

孙洁在《关于加快解决养老护理问题 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案》中提及,目前专门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机构较少,存在服务面窄、设施数量不足、服务资质低等问题,同时由于服务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不完善,具有长期护理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更是匮乏。

“由于各个年龄段老人身体状况、消费理念都不同,部分年纪较大老人在服务要求、细致程度上要求很高;而部分老人对于精神、感知层面要求较多,所以年龄、地域、个性化、供应商等差异,皆对保险公司养老服务承接能力形成挑战。”一家寿险公司养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种种迹象显示,为了破局,部分保险公司正加速以长期护理服务为载体,通过开展长护险相关的失能状态评估、护理服务提供、健康管理、产业融合等工作,延伸触角、延长产业价值链,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本联合等多种渠道,平台化发展养老护理和生态链,打造居家护理、社区服务、机构护理相衔接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。

目前,越来越多险企通过自建医生团队、与医疗护理机构建立合作等方式,在养老服务供给中融合养老照护和医疗护理,形成核心的医疗养老服务优势。

从政策导向来看,亦是如此。

在2021年5月,中国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》,对险企专业服务能力、项目投标管理、经营风险管控、信息系统建设、护理机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。

其中,明确保险公司应根据参保群众实际护理需求,做好护理服务机构遴选、服务质量监督、巡查稽


友情链接

联系我们

热线:12349

电话:0371-60882263

邮箱:xms12349fwzx@163.com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新华路与农业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
新密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

Copyright ©  2025  新密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  豫ICP备20000457号-2
技术支持:锐拓云